问消摇游(其四)

火在井中,不能燎原。目在足下,不可视裈。

国之治乱,日之明昏。居高则明,烛远斯尊。

形式: 四言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探讨了治国理政的深意。开篇“火在井中,不能燎原”,以火无法从井中燃烧起来比喻,即使有好的政策或想法,若不付诸实践,也无法产生广泛的影响。接着,“目在足下,不可视裈”,通过眼睛与脚的位置关系,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即使有远见卓识,如果不采取实际行动,也如同瞎子摸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国之治乱,日之明昏”两句,将国家的治理状况与太阳的明亮与昏暗相类比,暗示了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作为密切相关。而“居高则明,烛远斯尊”则进一步阐述了领导者的地位与影响力,指出领导者如果能站在高处,洞察全局,其智慧和决策就能照亮远方,得到人们的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治国理政中实践、行动、洞察力与领导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时,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付诸实践,同时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才能引领国家走向繁荣。

收录诗词(33)

胡一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问消摇游(其五)

虎啸风生,风生籁号。虎伏风息,风息籁逃。

止乐以敔,声音不慅。

形式: 四言诗 押[豪]韵

四弦一德(其一)

勇以气鼓,圣人正色。贤以义鼓,暴君意激。

勇义曷分,神结气即。鼓者不知,鼓鼓不识。

心手与瑟,精行其侧。

形式: 四言诗

四弦一德(其二)

风生于无,而归于无。窍受不同,人闻亦殊。

众窍之鸣,风鸣之夫。众形之役,化役之于。

风不能鸣,众窍毕逋。化不能役,众形息吁。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四弦一德(其三)

地上阳窒,客阴来胁。和为雨溢,地下阴密。

客阳来胁,散为风疾。雨从天降,风从地出。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