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二)

胡雁乘朔风,矫矫厉羽翼。

江南稻粱地,异彼阴山北。

所忧弋者篡,缯缴在寻尺。

奈何随阳侣,自剪排风翮。

岂知经罗网,复惧膏鼎鬲。

本不飞冥冥,于今悔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北方的胡雁在严冬季节,展翅南飞至江南稻粱丰饶之地的情景。它原本栖息在阴山之北,对弋猎者的威胁有所警觉,担心会被短小的弓箭或网罗所捕获。然而,它选择跟随同伴向温暖的南方迁移,却不知此举将使自己陷入罗网,甚至面临落入鼎镬的危险。诗人以胡雁自比,表达了对于盲目随从可能导致不幸的反思。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胡雁的经历,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环境,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即使后悔也无济于事。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三)

有虞昔南狩,死葬苍梧山。

帝子泣幽怨,至今竹斑斑。

重华骨已朽,淳朴何时还。

我欲往从之,洞庭汨孱颜。

梦寐奠灵琐,怀椒候其间。

安得御风去,挥手谢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四)

美利在于人,翕张随所如。

上焉有好者,天下将同趣。

宣尼常罕言,防源知在初。

魏罃问利国,孟子亦回车。

沛公田舍夫,萧何刀笔胥。

提剑入咸阳,仅收其图书。

谋生诫止足,制用自可馀。

横流竟莫返,举世无宁居。

形式: 古风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五)

西山一何高,草树郁樽樽。

仙灵此焉宅,尚有秦遗民。

我欲蹑丹梯,引手扪青天。

天高迥无极,欲上嗟无因。

令天若可上,世上那有人。

形式: 古风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六)

乔木岂无枝,高山亦有岑。

嘤鸣尚求友,我独无知音。

沉叹和氏璧,掩抑嵇生琴。

谁令抱奇蕴,恻恻多苦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