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九归河北

文武资人望,谋猷简圣情。

南州初卧鼓,东土复维城。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阃行。

斗牛移八座,日月送双旌。

别恋瞻天起,仁风应物生。

伫闻收组练,锵玉会承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文武才德备受人们的期望,深思熟虑的策略使圣主满意。
南方开始响起战鼓,东方国土再次需要巩固城墙。
带着重任接受符节离去,威严依旧在边境执行任务。
如同斗牛星换位,双旗象征权力交接,日月交替照耀前行。
离别之际仰望苍穹,仁爱之风应时而生。
期待着能收整军队,回归朝廷,在明亮的殿堂中举行盛大的仪式。

注释

文武:指文臣武将。
资:资历,声望。
谋猷:谋略。
简:使……满意。
圣情:圣主的心情。
南州:南方地区。
卧鼓:战鼓响起,准备战斗。
东土:东方领土。
维城:巩固城墙。
寄重:重任。
分符:接受符节。
出阃:出京执行任务。
斗牛:星宿名,这里比喻权力转移。
八座:高位官员。
日月:太阳和月亮。
双旌:双旗,象征权力。
别恋:离别之情。
瞻天:仰望天空。
仁风:仁爱之风。
收组练:收编整理军队。
锵玉: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代指盛大的仪式。
承明:承明殿,古代朝廷的宫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李九归河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文武资人望,谋猷简圣情。"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李九这样的英雄人物充满敬仰之情,他们拥有文韬武略,能够洞察时事,制定良策。"南州初卧鼓,东土复维城。" 描述了战乱之后的和平景象,南方的城池刚刚安静下来,而东方则再次巩固防御。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阃行。" 表达了对李九临别赠送军权象征的重托,以及他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他的旅程和使命。"斗牛移八座,日月送双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壮观的画面,似乎在说服力与威望如同斗牛一般强大,而日月则象征着时间与光明在为李九送行。

"别恋瞻天起,仁风应物生。"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赞美李九的仁心能够滋润万物。"伫闻收组练,锵玉会承明。" 最后两句则描述了一种静听之中发现真理的境界,似乎在暗示诗人期待着李九能够在他的旅途中找到更高的智慧和启迪。

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兵曹赴河中

能荷钟鼎业,不矜纨绮荣。

侯门三事后,儒服一书生。

昔志学文史,立身为士英。

骊珠难隐耀,皋鹤会长鸣。

休命且随牒,候时常振缨。

寒蝉思关柳,匹马向蒲城。

秋日黯将暮,黄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啸,知子树佳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

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

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

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

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

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送杨錥归隐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沈仲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

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

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