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仲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

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

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沈仲》。诗中表达了对远去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情深厚和个人才华的赞美。

"天朴非外假,至人常晏如。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以及他对于朋友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天朴非外假"表明情感的真诚不需外界的装饰,而"至人常晏如"则强调这种深厚感情是难以寻觅到的。"心期邈霄汉"中的"心期"指向诗人的内心所寄托的愿望,而"词律响琼琚"则形容朋友文学才能之高,犹如美妙音乐一般悦耳动听。

"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

这两句表露了诗人在送别时的感慨和孤独感。"举酒常叹息"说明诗人在饮酒时不禁感慨,可能是因为朋友即将远行,而"无人达子虚"则意味着诗人的这种情感难以被他人理解。

"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朋友离去的情境。"夜光失隋掌"可能是指月光在夜空中移动不定,而"骥騄伏盐车"则形容朋友如同迅猛的骏马一般,匆忙地踏上了旅途。

"考室晋山下,归田秦岁初。"

这两句诗人提及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节点。"考室晋山下"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归田秦岁初"则表明朋友将回到自己的田园生活,这里的"秦岁初"暗示了一种时光的流转,可能是春天或者新的一年开始。

"寒云随路合,落照下城馀。"

这两句继续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寒云随路合"表明着冬日的冷清云彩随着朋友行进的道路逐渐聚集,而"落照下城馀"则形容夕阳西下的余晖洒在城墙之上,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离愁。

"千里还同术,无劳怨索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和自己内心的平静。"千里还同术"意味着尽管相隔遥远,但内心仍与之相连,而"无劳怨索居"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人生态度,虽然有离别之苦,却不至于过度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朋友才华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情与豁达。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郑书记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

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

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

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

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族侄赴任

林下不成兴,仲容微禄牵。

客程千里远,别念一帆悬。

欲欢卑栖去,其如胜趣偏。

云山深郡郭,花木净潮田。

坐啸帷应下,离居月复圆。

此时知小阮,相忆绿尊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

若非君敏德,谁镇洛阳城。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纶言动北斗,职事守东京。

郑履下天去,蘧轮满路声。

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

肃肃保釐处,水流宫苑清。

长安日西笑,朝夕衮衣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