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祷雨记事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陷宅变深潭。

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

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

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

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

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

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灵湫一滴涨塞天,冲倒天河频有年。

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

肃容亲炷一瓣香,稽首皈依谢休祥。

潭心水面跳双鲤,已觉威灵示人喜。

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求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灵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祈雨仪式的深刻感悟。开篇“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一句,就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氛围,龙潭作为祈雨之地,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而“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则通过对水潭深邃和山峦环抱的描写,强化了这一氛围。

诗人在描述祈雨过程中,不仅关注自然景物,还融入了人文情感,如“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一句,便是如此。这里的家常细节,既显现了生活的情趣,也暗示着祈雨不仅是对神灵的请求,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祈雨成功后,“迅雷陷宅变深潦”等句,则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诗人对其变化的观察。紧接着,“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一句,更通过对过去记忆的回溯,强调了祈雨仪式的重要性与连续性。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描绘祈雨成功后的景象,如“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等句,表达了大自然赐予人类恩泽的美好愿望。而“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则是对祈雨传统和信仰的肯定。

诗中还穿插着祈雨仪式中的祷告和感激之情,如“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以及对神灵长久庇护人类的祝愿:“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

最后,“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则是诗人对家园的思念,以及祈求神灵长久眷顾人民、使之享有丰饶生活的美好祝福。整首诗通过对祈雨仪式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信仰和人类命运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2)

杨幼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老君洞

阴阳无端更去流,世间盛福难全收。

古人一麾耻外郡,今我半刺来边州。

到官未久出按县,满眼猺獞森戈矛。

谁知造化默相补,玉融山水何清幽。

苍崖翠壁老君洞,健非巧宦能兼游。

万岁乳成滴白柱,一卷溪畔眠青牛。

真仙遗迹览不尽,散发坐石临清流。

洒然形质已自失,欲酿溟滓觞浮邱。

襟怀浩浩隘八极,身外何物非轻沤。

数声长笑下山去,几点白云天际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华清宫

休罪明皇与贵妃,大都衰盛两相随。

惟怜一派温泉水,不逐人心冷暖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永州

柳侯好倔奇,颇类元道州。

遂令舂陵行,至今犹风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吊王忠肃

太原城下屹行宫,云树笼葱掩碧空。

铁马无声汾水急,满天风雨泣英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