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频频退礼闱,此去欲忘机。
霄汉贫难达,江湖老独归。
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
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送友生下第南归》,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科举落第后选择归隐江湖的感慨。首句“频频退礼闱”描绘了友人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成功的经历,暗示了考试的艰难和挫折。次句“此去欲忘机”则写出友人决定抛开功名之心,寻求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霄汉贫难达”表达了科举之路的艰辛,即使才华出众也难以在官场显达,而“江湖老独归”则预示着友人将选择在江湖中度过余生。诗人通过“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描绘了友人生涯转变后的景象,路途遥远,夜晚只有微弱的灯光相伴,生活清贫而孤独。
最后两句“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诗人以一种深沉的同情语气,惋惜友人为求学问而付出的努力并未带来预期的仕途成功,反而让他感到苦涩。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祝福,也寓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反思。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分官离法署,承命守眉州。
山馆邻孤寺,春城过乱流。
江云长映日,蜀魄似悲秋。
到郡扬清政,遗黎病必瘳。
新鸿并落叶,正逐朔风飞。
此地仍分首,何山是所归。
问程云栈远,宿馆雨灯微。
莫恨天涯别,重寻志未违。
酒阑还执手,之子拟归秦。
风雪过残岁,山川近早春。
久游诗思苦,远别柳条新。
后会知何日,空馀泪满巾。
务闲留上客,佳节值重阳。
旨酒浮仙菊,清歌绕画梁。
高城明落日,疏树觉微霜。
且尽登临兴,馀欢尚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