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报应差殊事不同,劳生何用出樊笼。
欲知自性天真佛,尽在朝昏一念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不显名大檀越请偈》第五首。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人生的命运与解脱之道。"报应差殊事不同"表达了世间万物因缘际会,结果各异,暗示因果报应的复杂性。"劳生何用出樊笼"则批评了世俗生活的束缚,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物质生活的牵绊,寻求精神自由。
"欲知自性天真佛"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内心本性的认识,认为真正的佛性即在于每个人的真我,也就是每个人的内在清净和智慧。"尽在朝昏一念中"强调修行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即使是最平凡的时刻,只要保持纯净的念头,也能通达佛道。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引导读者反思人生,追求内心的觉悟和解脱,体现了佛教禅宗注重日常生活实践的教诲。
不详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单提直指若为参,贝叶灵文满宝函。
无我无人无寿者,尘尘刹刹是瞿昙。
若能转物即如来,粪扫堆头正眼开。
随顺众生颠倒见,庶几随处显灵台。
转辘辘时难近傍,立停停处绝承当。
硙磨碓捣从来事,磕破浑仑总不妨。
身如椰子胆如天,喝道来参栗棘禅。
按下云头轻领过,口皮元只在唇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