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

兰胶麝篆积甚劳,佛帐书灯扫何益。

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

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

我非其人弗忍磨,缄藏夜光侵几格。

换鹅右军肯轻示,五日京兆无人识。

临池学书水为黑,不救晋家清谈厄。

风流解物远山长,才轻未免遭刻责。

神仙中人许玉斧,手持补天笔五色。

效官一尉聊复尔,礨磈胸襟尽珠瓅。

张颠落笔谩如云,曹植波澜翻逼窄。

逢时腾踔不作难,定冠蓬山文字职。

是物胡为送乞君,要与铦锋势相敌。

诛奸发潜盖馀事,吾道岂容邪学塞。

不然黄屋求正言,愿染当今治安策。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有一块坚硬润泽的黑玉,曾从十八公那里得到。
兰胶和麝香篆文的积累非常辛苦,佛帐下的书灯擦拭又有何益。
江南官员疲惫不堪,潘仙长久以来寻找李白的踪迹。
谁能掌握这古老的制胶之法,将它赠予我茅舍,视尺璧如轻尘。
我不是那个合适的人,不忍心磨损它,让它在夜晚的几案上闪烁光芒。
换得王献之的鹅毛笔也不轻易示人,即使是五日京兆这样的显赫身份也无人识得。
模仿书法时,墨水化为黑色,却未能拯救东晋清谈的困境。
风雅之人懂得欣赏远方的山峦,但才华不足仍会遭受苛责。
神仙般的人物或许会使用五色玉斧,书写补天的壮志。
暂且担任小小的县尉,只求如此,胸襟开阔,满腹珠玑。
张旭挥毫如云,曹植的才情却显得局促。
时运不济时也能奋发向上,我定能胜任蓬山的文字职责。
这物件为何要送给你,希望能与你的锐利笔锋相抗衡。
铲除奸邪之事不过是余事,我的道路不容邪学占据。
否则,即使贵为帝王,我也愿直言朝政,参与当今的治国策略。

注释

坚玉黝而泽:坚硬润泽的黑玉。
十八公:未知的具体人物,可能指代某位尊者。
兰胶:用兰草制成的胶。
佛帐:佛像前的帷帐。
潘仙: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可能指李白。
换鹅右军:指王羲之,因其书法名贵,曾以鹅换得其笔。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
诛奸发潜:揭露和打击隐藏的奸邪势力。
黄屋:古代帝王的黄色车驾,象征皇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名为《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通过鉴赏,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在表达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和对古人技艺的赞美。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拥有的一种坚硬如玉且光泽的物品,这里指的是墨,是从名叫“十八公”的书法家那里获得的。这两句表明了对书法材料的珍视和来源的尊重。

"兰胶麝篆积甚劳,佛帐书灯扫何益。"

“兰胶”、“麝篆”都是古代书画中的辅助材料,而“佛帐书灯”则是指用于书写和阅读的工具。诗人通过这些物品的堆积和使用,反映出对书法学习的勤奋和投入,以及对于那些不必要的装饰或功夫的质疑。

"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

“江南务官”可能是指某位在江南地区担任官职的人,其“骨已朽”意味着其书法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潘仙”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种尊称。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代名家技艺的崇敬。

"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

诗人询问谁能够获得这种古老的书法技巧,并将其赠予“茅斋”,可能是指某位隐居的士人。在这里,“轻尺璧”则象征着书法中的平和与圆润。

接下来的内容,诗人继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深情,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传承古人技艺者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改变现实,追求理想的治世之策。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对书法艺术的致敬,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天台石桥设茶供

闻说天台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

不行四十九盘岭,那见二千馀盏花。

架壑横空瘦龙脊,崩云裂石怒雷车。

他时乞我三椽地,莫效昙猷滴两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文友

摛辞气为主,盛气理或差。

大音等韶頀,小巧同春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见诸公古风有感而和

吾慕严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听有道举,安得从郭泰。

耻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三贤甘寂寞,举世惜机会。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尘盖。

洗耳颍阳水,要使闻清籁。

纷纷难与言,简篇犹可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丙辰夏和周宰

爱公北堂幽,背郭出尘外。

登临揽万象,气宇自怡泰。

目寄孤归鸿,道存不下带。

山水含清晖,况复总其会。

隔岸列乔松,亭亭若车盖。

云过矫虬龙,风来听竽籁。

于此省借留,饥民斯有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