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院双清轩

万劫千峰绕座隅,一泓澄澈见游鱼。

谁家栏槛烟云里,坐我潇湘水墨图。

人物度桥疑海市,楼台拍水信蓬壶。

潺湲枕底催乡梦,双井溪头有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无数劫难和千座山峰环绕在身边,清澈的池塘中能看见游动的鱼儿。
那烟雾缭绕的栏杆仿佛在云端,如同我身处一幅潇湘水墨画中。
人影过桥如海上市集幻象,楼阁倒映水中像是仙境蓬莱。
流水声催促着思乡的梦境,双井溪边是我旧时的居所。

注释

万劫:形容经历了很多灾难。
千峰:众多的山峰。
座隅:周围。
澄澈:清澈透明。
游鱼:游动的鱼。
栏槛:栏杆。
烟云里:在云雾之中。
潇湘:泛指江南地区,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水墨图:用水墨画描绘的风景。
度桥:走过桥。
海市: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
蓬壶:传说中的仙岛。
潺湲:流水声。
枕底:枕头之下,指耳边。
乡梦:思乡之梦。
旧庐:旧时的房子,故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万劫千峰绕座隅"展现了壮丽的山景,仿佛历经沧桑,依然环绕在轩前。"一泓澄澈见游鱼"则细腻地刻画了清澈池塘中游动的鱼儿,透出宁静与生机。

"谁家栏槛烟云里"暗示着远处朦胧的楼阁,如梦似幻,仿佛隐藏在烟云之间。"坐我潇湘水墨图"表达了诗人将眼前景色融入画中的意境,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人物度桥疑海市"运用了海市蜃楼的典故,让人物过桥的景象显得虚实相生,增添了神秘感。"楼台拍水信蓬壶"进一步强化了仙境般的氛围,仿佛楼台与水面互动,如同仙境蓬壶。

最后两句"潺湲枕底催乡梦,双井溪头有旧庐",以流水声催发思乡之情,而双井溪边的老屋,则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出诗人清心院双清轩中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与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清江引

江鸥摇荡荻花秋,八十渔翁百不忧。

清晓采莲来荡桨,夕阳收网更横舟。

群儿学渔亦不恶,老妻白头从此乐。

全家醉著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

形式: 古风

清闲处士颂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閒处士。

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閒也不嗅王公之钩。

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

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

常试为吾子道清閒之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

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风休雨息,反一无迹。

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荒徼,未尝不閒。

惟有道者能藏于天,吾子何处焉。

清閒曰我无所用于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閒为慝。

虽然同一大梦,达者先觉。方在蚁垤,忧乐计校也。

世无公孙侨孔仲尼,谁辨梦觉。

亦曰举世溷浊,惟我独清。

万法本閒,而人自扰扰尔。

形式: 古风

清醇酒颂

清如秋江寒月,风休波静而无云。

醇如春江永日,游丝落花之困人。

借之以涪翁清閒,鉴此杯面渌。

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瓮中春。

形式: 古风

筇竹杖赞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于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涪翁履危,心如铁石。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