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鱼歌

常州贤刺史,从谏议大夫除。

天地好生物,刺史性与天地俱。见山客,狎鱼鸟。

坐山客,北亭湖。命舟人,驾舫子。

漾漾菰蒲,酒兴引行处。

正见渔人鱼,刺史密会山客意。

复念网罗婴无辜,忽脱身上殷绯袍。

尽买罟擭尽有无,鳗鳣鲇鳢鳅。

涎恶最顽愚,鳟舫见豳风。

质干稍高流,时白喷雪鲫鲤?。

此辈肥脆为绝尤,老鲤变化颇神异。

三十六鳞如抹朱,水苞弘窟有蛟鼍。

饵非龙饵唯无鲈,丛杂百千头。

性命悬须臾,天心应刺史。

刺史尽活诸,一一投深泉。

跳脱不复拘,得水竞腾突。

动作诡怪殊,或透藻而出。

或破浪而趋,或掉尾孑孑。

或奋鬣愉愉,或如莺掷梭。

或如蛇衔珠,四散渐不见。

岛屿徒萦纡,鸂鶒鸰鸥凫。

喜观争叫呼,小虾亦相庆。

绕岸摇其须,乃知贪生不独顽痴夫。

可怜百千命,几为中肠菹。

若养圣贤真,大烹龙髓敢惜乎。

苦痛如今人,尽是鱼食鱼。

族类恣饮啖,强力无亲疏。

明明刺史心,不欲与物相欺诬。

岸虫两与命,无意杀此活彼用贼徒。

亦忆清江使,横遭乎余且。

圣神七十钻,不及泥中鳅。

哀哉托非贤,五脏生冤雠。

若当刺史时,圣物保不囚。

不疑且不卜,二子安能谀。

二子傥故谀,吾知心受诛。

礼重一草木,易卦称中孚。

又曰钓不纲,又曰远庖厨。

故仁人用心,刺史尽合符。

昔鲁公观棠距箴,遂被孔子贬而书。

今刺史好生,德洽民心。

谁为刺史一褒誉,刺史自上来。

德风如草铺,衣冠兴废礼。

百姓减暴租,豪猾不豪猾。

鳏孤不鳏孤,开古孟渎三十里。

四千顷泥坑为膏腴,刺史视之总若无。

讼庭雀噪坐不得,湖上拔茭植芙蕖。

胜业庄中二桑门,时时对坐谈真如。

因说十千天子事,福力当与刺史俱。

天雨曼陀罗花深没膝,四十千真珠璎珞堆高楼。

此中怪特不可会,但慕刺史仁有馀。

刺史敕左右兼小家奴,慎勿背我沈毒钩。

念鱼承奉刺史仁,深僻处,远远游。

刺史官职小,教化未能敷。

第一莫近人,恶人唯口腴。

第一莫出境,四境多网罟。

重伤刺史心,丧尔微贱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放生行善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生命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情景进行表达。诗中提到的“常州贤刺史”是一个官职名称,指的是地方上的一个清廉有德的行政长官。他不仅关心民众,还体恤万物,对待山间客人、渔夫及各种鱼类都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怜悯之心。诗中多次使用“刺史”指代,这个称呼反映了作者对其品行的尊敬。

诗歌结构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刺史在自然中的行为,他与山间客人相处的情景,以及他对鱼类生命的珍视。第二部分,诗人通过描述各种鱼类的特性和生态环境,展示了刺史的善良之心以及他对生命尊重的态度。第三部分,转向哲理层面,诗中提到了“贪生不独顽痴夫”、“苦痛如今人”等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弱肉强食现象,以及刺史对此种现状的深刻反思。

在最后一部分,诗歌转向更为抽象和哲学的思考,提及“圣神七十钻”、“泥中鳅”等意象,展现了刺史不仅关注物质生命,也关怀精神世界。随后,诗人赞扬刺史之德,并通过“昔鲁公观棠距箴”等历史典故,强调刺史的仁德是值得颂扬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尊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访含曦上人

三入寺,曦未来。

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听萧君姬人弹琴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地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乾净声涓涓。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沈沈,馀音叠发清联绵。

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村醉

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形式: 古风

走笔追王内丘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

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

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