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哲理和对人生感慨的诗句。开篇“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霜风预示着气候转凉,而野菊的黄色则是秋天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万象的细腻感受。

接下来的“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透露出诗人虽然身体有所不适,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里的“疲荦确”可能是指长时间的山行让诗人感到疲惫,“尚能村醉舞淋浪”则表明尽管如此,诗人的心中仍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这两句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孤独之中寻找内心的平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忧虑的深刻认识。

最后,“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的一种放下和超脱。这里的“杀马毁车”可能是比喻,意味着彻底地结束过去的一切,而“子来何处问行藏”则是在询问未来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

朝行曳杖青牛岭,寒泉咽咽千山静。

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

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

形式: 古风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

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

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

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

形式: 古风

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没十五年,而君犹为令,捕蝗至其邑,作诗戏之

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猕猴骑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暂为小邑仍刺史。

不愿君为孟浩然,却遭明主放还山。

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

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形式: 古风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