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齐安税务窗竹二绝(其二)

随流泛梗虽无定,别渚栖鸿亦有情。

为问竹窗清夜月,从今谁解听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顺着水流漂浮的杂物虽然没有固定的方向,
而在湖边栖息的大雁也自有它们的情感。

注释

随流泛梗:随波逐流,漂流的杂物。
虽:虽然。
无定:没有固定。
别渚:不同的水洲,岸边。
栖鸿:栖息的大雁。
亦:也。
有情:有情感。
为问:试问。
竹窗:竹制窗户。
清夜月:清冷夜晚的月亮。
从今:从现在起。
谁解:谁能理解。
听秋声:聆听秋天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别齐安税务窗竹二绝(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和怀念之情的七言绝句。

首先,“随流泛梗虽无定”一句,意在形象地描述水草随着河流漂泊,没有固定的方向或归宿。这既可以比喻诗人自己的漂泊生涯,也可理解为朋友间的情谊随时间流转而没有固定之所。"别渚栖鸿亦有情"则表达了即使是离别的场景中,依然留有深情。

接下来的“为问竹窗清夜月”一句,以质疑的口吻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清澈如洗的夜晚之中,有谁能真正理解那轮明月所带来的思绪和感慨?最后,“从今谁解听秋声”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日子里,是否有人能够真正领悟那种秋天特有的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有心中所积累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怀旧思念的意境。诗人以精巧的笔触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操,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表达方式。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别钱筠甫三首(其三)

原头绿尽柳初芟,落月满川风满衫。

已过寺西三十里,为君回首驻征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别钱筠甫三首(其二)

春灯欲尽晓鸡啼,残月影中征马嘶。

为语相逢不消喜,相逢终有道分离。

形式: 七言绝句

别钱筠甫三首(其一)

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

城西古寺来何处,今日分携独向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听鸣禽

流滞江边鬓已霜,又闻春鸟啅朝阳。

他时北去怀陈迹,寒竹疏梅黄土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