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都迷去时景,策杖烟漫漫。
微雨洗春色,诸峰生晚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入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都迷去时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水的迷醉,仿佛时间与日常琐事都被抛诸脑后。"策杖烟漫漫"则写出诗人手持竹杖,行走在迷茫而悠长的山间小道上,四周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微雨洗春色"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一场细雨轻轻洒落,如同清洗过一般,使得春天的色彩更加清新明亮。"诸峰生晚寒"则暗示了随着夜幕降临,山间的气温逐渐下降,峰峦在微雨后的暮色中显得更加冷峻,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行的意境,通过诗人的情感投射,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陈与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这首《入山二首(其二)》便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
东风不惜花,一暮都开遍。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
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