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廷辉梨园小画

君不闻昔年天宝全盛时,梨园玉雪千万枝。

君王夜入月宫去,后庭愁损千蛾眉。

银桥阁道相连属,十二阑干倚寒玉。

归来不忆天上游,独记《霓裳羽衣》曲。

沉香燕坐清夜长,流苏宝带悬明珰。

一百五日寒食节,三十六宫明月香。

阿环睡足娇无力,梦绕巫山楚云碧。

六花散作晴雪飞,落地瑶华晓无迹。

渔阳一夜飞边尘,六龙万里天西巡。

马嵬肠断埋香玉,蜀道天高空白云。

东归坐叹年华暮,遥夜漫漫谁与度。

梨园子弟生白头,满眼新人不如故。

尔来此恨六百年,花开岁岁春风前。

乾坤旧事逐流水,画图却向人间传。

半幅齐纨渺萧瑟,拭眼春风香雾湿。

当年画史知几人,不为君王写无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冀的《题胡廷辉梨园小画》描绘了唐朝天宝年间繁华与衰落的对比,以梨园为引,寓言深刻。诗人通过回忆天宝盛世梨园梨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君王夜游月宫的奢华,展现了当时的歌舞升平。然而,随着“归来不忆”和“独记《霓裳羽衣》曲”,暗示了盛世不再,宫廷生活的空虚和哀愁。

画面中的细节如“沉香燕坐”、“流苏宝带”、“寒食节”和“明月香”,都烘托出宫廷的华美与凄凉。阿环的梦境和“六花散作晴雪飞”的意象,象征着宫廷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马嵬坡的悲剧和蜀道的空旷,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沧桑。

诗人感慨“东归坐叹年华暮”,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无奈。结尾处“花开岁岁春风前”与“乾坤旧事逐流水”,寓意历史如流水般消逝,而画作成为了永恒的记忆载体。诗人借画史之笔,批评了那些只为权贵歌功颂德,而不记录百姓疾苦的画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媒介,寓言历史兴衰,既有艺术的美感,又富含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车行

零陵水车风作轮,缘江夜响盘空云。

轮盘团团径三丈,水声却在风轮上。

大江日夜东北流,高岸低坼开深沟。

轮盘引水入沟去,分送高田种禾黍。

盘盘自转不用人,年年秖用修车轮。

往年比屋搜军伍,全家载下西凉府。

十家无有三家存,水车卧地多作薪。

荒田无人复愁旱,极目黄茆接长坂。

年来儿长成丁夫,旋开荒田纳官租。

官租不阙足家食,家食复藉水车力。

一车之力食十家,十家不惮勤修车。

但愿人常在家车在轴,不愁禾黍秋不熟。

形式: 古风

冬日道中

日落疏林度小桥,天寒岁晚路迢遥。

道人已是归心急,更为梅花住一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罱泥行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绕田河岸低。

吴中有田多卤舄,河水高于田数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岁岁罱泥增岸塍。

载泥船小水易入,船头踏人船尾立。

吴儿使竹胜使篙,竹筐漉泥如浊醪。

水流泥滑似沃焦,岸上浮土何时高。

此身便作淘河鸟,河水终多河泥少。

君不闻越上之田高于城,连车引水千尺坑。

车声轧轧夜达明,田间浊水无时盈。

吴田苦涝越苦旱,越水常悭吴水满。

嗟乎世间至平惟水犹不平,请君不用观世情。

形式: 古风

和衍公约看杏花诗韵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非无万里封侯志,胆落绳桥悬度索。

亦欲州县谋斗升,束带晨趋谒方伯。

坐是蹉跎四十年,不知两鬓如霜白。

东邻有子早宦游,骏马雕鞍日驰跃。

西邻有客亦从军,十载归来门列戟。

书生半世成何事,出门却笑天地窄。

南北驱驰今几年,犹喜青衫尚如昨。

去冬十月上燕蓟,朔风入怀衣缝拆。

敝裘百日走黄沙,纵有清泉谁浣濯。

平生故人幸相值,一一襟怀皆磊落。

四海谁非兄弟亲,百年同是乾坤客。

兴来载酒数相过,如此客怀良不恶。

昨宵忽作乡山梦,便欲飞书谢娄约。

来春玉版行可参,拟约参寥同大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