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

一水清波驶,还将桧楫归。

缨緌成素滥,猿鹤恐长违。

斗外城隅出,云端阙影微。

定知朝夕鸟,却望汉台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清澈的水流中船只疾驰而过,带着桧木制成的船桨归来。
官帽上的装饰物变得简单,恐怕长久分离后连猿猴和仙鹤也会感到遗憾。
城墙之外的城市角落显露出来,宫殿的轮廓在云间若隐若现。
每天早晨傍晚的鸟儿一定知道这里,它们会回头望着汉台飞翔。

注释

一水:清澈的水流。
驶:疾驰。
桧楫:桧木制成的船桨。
缨緌:官帽上的装饰物。
素滥:变得简单。
恐:恐怕。
斗外:城墙之外。
城隅:城市角落。
阙影:宫殿的轮廓。
朝夕鸟:每天早晨傍晚的鸟儿。
汉台:汉代的宫殿,此处可能指代朝廷或特定地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北归的景象和心情,展现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情调。首句“一水清波驶”,通过对流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平稳、顺畅的氛围。“还将桧楫归”则表明诗人要驾起桨楫返回故乡,透露出归乡的心意。

接下来的“缨緌成素滥,猿鹤恐长违”,其中“缨緌”指的是船上的绳索,“成素滥”形容水波轻微,而“猿鹤恐长违”则是比喻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担心久留不归。

第三句“斗外城隅出,云端阙影微”,通过描写星辰(以斗宿为指)和城墙、云层及宫阙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离别故土时所见到的景致。这里,“斗外”指的是在城墙之外,天空中可见的星宿;“城隅出”则是指城角的轮廓线条;“云端阙影微”则形容宫阙在云层中的模糊影子。

最后两句,“定知朝夕鸟,却望汉台飞”,诗人通过观察早晚时分的鸟儿,确信它们也知道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人又望向汉水上的台楼,心中涌动着对家乡的无限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平静与思念,以及对自然万象的观察和把握。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北园池上

中园稍萧槭,日脚净空埃。

寒蝶飞还下,饥鸥去又回。

林高风搅叶,垣暗雨留苔。

颇赋高秋兴,人非骑省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去州三宿八公山宛然在望

山长如不去,三宿趁行舟。

未必缘人意,祗能搅客愁。

倦程方浩荡,回首更夷犹。

独有相思恨,因之东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去郑暮次中牟

暮投京县宿,气象已纷罗。

菀树道旁密,侯田关内多。

高城切星斗,秋水似天河。

自问还台马,犹馀几子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古邑二首(其二)

坠雨离邦远,编蓬僦庑卑。

人非一国敌,家乏万钱赀。

江海嗟漂荡,乾坤惜变衰。

此时看落叶,宁翅长年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