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二十一)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节的画面,诗人与朋友们相约游玩,从太守处游历,享受着美妙的音乐和景色。玉箫声、萧关短笛交织出愉悦的旋律,霓裳曲换清塞重裘则是对当时服饰的描写。桂影飘摇、桐阴立尽,是秋天树木投射出的影子,而征人霜满头,则透露出一丝秋意萧瑟。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是对未能充分享中秋之美的一种自嘲。斗杓矗处中州,可能是在描述某个特定的场所或活动。而“还有解闻鸡起舞不”则是说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理解和处理。

接下来的几句“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描绘了一幅热闹的秋日活动图景。绣帽归军、玳簪环客,是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薄晚同登庾亮楼,则是说在傍晚时分与人一同登上名将庾亮曾经居住的楼阁。

最后,“浮生事, 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美好时光,却又不免有所忧愁。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景色的描绘和生活片段的展示,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美好的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自和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

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

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

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试容老子婆娑。

恍身在广寒仙子家。

任殷勤唤酒,恣从君赏,徘徊待月,剩向人夸。

我有家林,旧栽岩壑,得归去相延方是佳。

姑先约,拼共横船玉,教堕巾纱。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一)再和

秋岂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浓。

有蕙兰风度,尚存芳菊,牡丹之献,犹在芙蓉。

举蟹持醪,得鲈作鲙,晋宋间人有此风。

休轻笑,彼柴桑傲吏,龌龊篱东。携壶与客还逢。

愿时许先生杖履从。

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鴳蒿蓬。

刮眼青天,惊心黄叶,立尽梧桐月正中。

凄然久,看物情终竟,不似春容。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九)庚戌初度自赋

弧矢四方,江汉一萍,少年壮游。

叹而今老矣,祗宜野服,欲何为者,还著轻裘。

匹马萧萧,孤鸾杳杳,城郭重来空白头。

西风里,对一番新月,又荻花秋。依然千古荆州。

问刘表诸人还在不。

向亭前举酒,不堪北顾,船头击楫,忍负中流。

远水长天,淡烟衰草,还是当时王粲楼。

何如且,倩吴歌楚舞,一洗新愁。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月夜自和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

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少年弓剑边州。

惊转首黄粱还梦不。

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

镜老菱花,笳悲芦叶,新雁数行人倚楼。

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