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四十八)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生活仿佛在梦中度过,时光毫不停歇地流逝。
我沉睡在蓬蒿丛下,清晨的月光显得幽深不明。
亲朋好友都已离世,只剩下灵魂孤苦伶仃。
纵然有咬破铁口的决心,也无法再研读那些古老的经书。

注释

竟日常:仿佛。
如醉:如同在梦中。
流年:时光。
埋:隐藏。
蓬蒿:野草。
晓月:清晨的月亮。
冥冥:幽深不明。
骨肉:亲人。
消散:离世。
尽:全部。
凋零:衰落。
遮莫:纵然。
咬铁口:决心坚定,形容意志坚强。
无因:无法。
老经:古老的经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表达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个人却像醉酒一样,对此感到麻木和无奈。"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则是说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与自然为伴,感受到月光下的宁静与深邃。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内心充满无常和悲凉之情。而"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淡漠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离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九)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

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

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诗三百三首(其五十二)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霰。

夫居离妇州,妇住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诗三百三首(其五十四)

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

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

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二)

群女戏夕阳,风来满路香。

缀裙金蛱蝶,插髻玉鸳鸯。

角婢红罗缜,阉奴紫锦裳。

为观失道者,鬓白心惶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