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引侄过海幢示赠

视予犹子惟君祖,十载为僧意一如。

我出世间常戴笠,相逢涂路忘乘车。

已将文字酬知己,莫惜艰难续父书。

若向长安重献赋,欲寻深隐在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堕写给过访的侄子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侄子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殷切期望。

首联“视予犹子惟君祖,十载为僧意一如”表达了诗人与侄子之间的深厚亲情,如同父子一般。他回忆了自己出家十年以来,始终保持着对侄子如同亲生儿子般的关爱之情。

颔联“我出世间常戴笠,相逢涂路忘乘车”描绘了诗人朴素的生活态度和与世无争的境界。无论是与侄子相逢,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选择了简单、自然的方式,不追求物质的奢华,体现了高洁的品格。

颈联“已将文字酬知己,莫惜艰难续父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视。他通过文字与知己交流,同时也鼓励侄子继续撰写家书,传承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尾联“若向长安重献赋,欲寻深隐在匡庐”寄寓了诗人对侄子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他希望侄子能够像古代文人一样,有机会前往长安这样的文化中心展示才华,同时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在如庐山般幽静的地方寻求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又蕴含着对侄子成长和未来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4)

释今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王人土

孤踪飘寓近何如,外氏能依即魏舒。

华管独研平子赋,草堂闲拓右军书。

囊开古锦存先泽,地积苍苔失旧庐。

见说重修雨花社,休将疏散托清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东亭留别

偶然离竹院,经月在人群。

几夕东亭上,燃灯过夜分。

雨歇长春草,窗晴见白云。

悠悠挈瓢笠,林下重期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水

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

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

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

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芭蕉

古砌风生处,空斋夜雨时。

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

露华迟素月,閒澹学书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