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兰(其二)

都梁香窟绕天涯,脂水流膏吐异葩。

采处春寒绛宫雪,梦中人到赤城霞。

联吟彤管看无色,动操朱弦不辨花。

长伴幽贞在空谷,千年绮石尽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红兰(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红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都梁香窟绕天涯”,以“都梁”象征红兰花的香气弥漫,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充满了神秘与诱惑。接着,“脂水流膏吐异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红兰花的生长环境与形态,脂水与膏液滋养着它,使其绽放出奇异的花朵,展现出生命力的旺盛与独特之美。

“采处春寒绛宫雪,梦中人到赤城霞”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红兰花与春寒、绛宫雪、赤城霞等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既现实又梦幻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红兰花在春寒中的顽强生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其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联吟彤管看无色,动操朱弦不辨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联吟”与“动操”的行为,表达了诗人与红兰花之间的精神交流与共鸣。即使在没有色彩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红兰花的存在;即使在音乐的旋律中,也能分辨出红兰花的韵味。这不仅是对红兰花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颂扬。

最后,“长伴幽贞在空谷,千年绮石尽丹砂”两句,以红兰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与追求。红兰花虽生于幽谷,却能长久地保持其鲜艳的颜色,如同诗人的心志,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都能坚守自我,追求真理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红兰花的独特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石氏红兰

沅湘春色满江湖,小醉頩颜在玉壶。

朱草生光流杂佩,琼玫徵梦映椒图。

握香长隐丹山穴,裛露俱含赤水珠。

总是季伦多胜友,紫茎休折女珊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幽兰

幽芳宁忍混尘寰,长伴高人水石间。

寒食禁烟过二月,江南春雪满千山。

烟云时傍孤根出,蜂蝶焉知此地閒。

琴阮相亲无俗韵,凡花艳质浪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兰

光风吹遍入朱明,芳信先秋冠紫茎。

已向清和留韵格,久从霜霰荷生成。

石华九节丛台起,香草三湘百亩盈。

惠质由来傲炎令,艳阳争肯逐群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兰

香草罗娑网户看,不须种玉楚江干。

移来棐几云根湿,挂傍疏帘竹影残。

作佩萧萧吹带绿,鸣琴瑟瑟入松寒。

月明悬向床头卧,一夜清芬枕簟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