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盛镛的《鸦河春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河面涨水的壮丽景象。开篇“天落长河燕尾分,一篙新涨浩无垠”两句,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春日里河流的浩瀚与生机,仿佛天空之水落入长河,燕尾轻点,新涨的河水无边无际,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磅礴的美。
接着,“孤蒲叶矩平涵绿,杨柳风微细蹙鳞”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河畔,通过描写孤蒲与杨柳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孤蒲的叶片在水中轻轻摇曳,映衬着一片翠绿;而微风吹过杨柳,细小的波纹在水面轻轻荡漾,如同鱼鳞般闪烁,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柔与活力。
“棹倚沧州迷蜃窟,鸥眠红雨落花津”两句,则是诗人对河面上活动的生动描绘。船桨轻轻倚靠在岸边,似乎迷失在了蜃气楼般的幻境中;而鸥鸟则悠闲地栖息在落花纷飞的渡口,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跃然纸上。
最后,“应知巴蜀消残雪,万里流来一样春”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然循环与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巴蜀之地的积雪随着河流的流淌逐渐消融,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无论来自多远,都是一样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河面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