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

驴上吟诗贾岛同,内江归去指江东。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张弓。

重登制策高科在,笔砚公馀莫废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骑着毛驴吟诵诗歌的贾岛,他踏上归途指向江东。
他的封地大部分隐没在猿猴的啼叫声中,道路常常穿越竹林丛中。
想象他在官署里长久地锁着官印,可能三年都不会拉开弓箭狩猎。
期待着他再次登上科举考试的高峰,即使公务之余也别忘了研习笔墨之功。

注释

贾岛:唐代诗人贾岛。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这里指诗人要去的地方。
封疆:管辖的领土或领地。
猿声:猿猴的叫声,象征偏远或荒凉。
竹箐:竹林丛生之地。
两衙:指官署或衙门。
长锁印:长久地保管官印,表示公务繁重。
三载:三年。
张弓:拉弓射箭,代指军事活动。
制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需撰写对策。
高科:科举考试的高等名次。
公馀:公务之余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主要通过描绘友人马共之赴任内江县尉兼主簿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待。首句“驴上吟诗贾岛同”,以贾岛的形象暗寓友人旅途中的诗意情怀,形象生动。接下来两句“内江归去指江东”,点明了目的地和方向,暗示了路途遥远而艰辛。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描绘了内江县偏远山区的自然风貌,猿猴的叫声和竹林的幽深,既写出环境的荒僻,也寓含友人即将面临的清寂生活。诗人想象友人在任期间,“想得两衙长锁印”,意味着他将专心政务,勤勉尽责,长达三年无暇娱乐。

最后两句“应过三载不张弓,重登制策高科在”,鼓励友人坚持努力,期待他在三年任期后能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更高的仕途目标。结尾处“笔砚公馀莫废功”,再次强调了学习与工作的平衡,希望他在公务之余不忘学问。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前程的祝愿。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元上人归宁

禅性虽无著,偏亲奈白头。

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

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

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太白山人俞太中之商于访道友王知常洎归故山

羡我诗中偶有名,输君物外更无萦。

水声山色为声色,鹤性云情是性情。

四皓云间寻旧友,三清路上指前程。

连天太白从今去,林下何时得再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太博知荣州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歌钟竞出棠郊送,鼓角应过剑阁迎。

棕叶带风惊玉勒,梅花和雪照红旌。

下车遥想无馀事,政誉遥同在陕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无用上人游中条

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

屐踪临水有,锡影入云无。

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

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