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五首(其五)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听说皇上初次东巡,孤儿们惊慌四散逃离。
难以分配官库的粮食,连武器也无人问津被丢弃。
胡虏占据宫殿,贵族们离开都城沿河而行。
难道他们深夜狂欢,还有谁记得那激昂的《大风歌》?
春天的气息却伴随着战争烽烟,隐士在山野哭泣藤萝。
如果君臣能重新重视德行修养,或许还能见证时代的和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时代景象的诗,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两句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战乱中孤儿流离失所的悲惨情状。"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物资的匮乏和战争的残酷。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两句描绘外敌入侵和统治者逃离的场景,展示了国家的危机和君主无能。接下来的"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勇猛事迹的怀念,这些都是诗人杜甫对于失落荣光的感慨。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两句通过季节的转换来反映战乱给自然带来的变化和人民的哀伤。最后,"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道德、实现国家和平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后果的描绘,抒发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伤秋

林僻来人少,山长去鸟微。

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懒慢头时栉,艰难带减围。

将军犹汗马,天子尚戎衣。

白蒋风飙脆,殷柽晓夜稀。

何年减豺虎,似有故园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同豆卢峰知字韵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

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烂漫通经术,光芒刷羽仪。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倡和将雏曲,田翁号鹿皮。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回棹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

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

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

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沈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

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

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江陵望幸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