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其三)

四壁青山眼欲花,山光都似薄云遮。

杖藜随步归来晚,月上东窗都到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在郊外行走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

首句“四壁青山眼欲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周环绕的青山,仿佛让诗人的双眼也变得模糊,充满了对美景的痴迷与陶醉。接下来,“山光都似薄云遮”一句,将山色比作轻薄的云雾,形象地表现了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杖藜随步归来晚,月上东窗都到家。”这两句则转而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手拄藜杖,缓缓归家的情景。月光渐起,照亮了回家的路,直到月光照进家中的东窗,才真正到家。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归家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家庭温馨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申仲义录事杭州来议论慷慨风节可喜作此以赠

客来试问钱塘事,冠盖都非旧日人。

尚喜西湖堪种菊,不知东海欲扬尘。

手题王粲《登楼赋》,头戴陶潜漉酒巾。

如此江山如此客,政须倾倒洞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沈启之立春作

何物淮夷久乱华,东风依旧满天涯。

春盘荐酒杯频举,醉笔题诗字半斜。

无数故人俱契阔,一双老眼近昏花。

家贫赖有长镵在,坐待青山长蕨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腊月二日偕俞宽仲过筱泾僧舍蒙举似近诗次韵一首

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

相逢山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

客舍暂如桑下宿,世涂危甚剑头炊。

明朝果若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徐伯枢诸友

一昨方卧疴,妻子呼避兵。

扶持上轻舟,烽火照夜明。

问兵今远近,言围阖闾城。

赖有风满帆,送我东南征。

三宿坐不寐,鹤鸣近华亭。

晓泊青龙江,芦菔匝地青。

新知适相遇,留我居筱泾。

土风颇淳朴,地僻鸡犬宁。

吾病日以瘳,客来能送迎。

老瘦心自怜,或谓诗骨清。

比邻两三家,情亲若平生。

园蔬日持送,酒壶时共倾。

对酒不能乐,艰虞未忘情。

怀哉数君子,雨打水上萍。

飘零各何许,吾将寻旧盟。

卖刀买黄犊,子孙共春耕。

奈何西枝西,炮石犹雷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