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美的冬夜景象。
首句“帘外青灯几缕斜”,以“青灯”点明了夜晚的氛围,几缕斜照的灯光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幽暗而温馨的意境。接着,“天边寒色逗明霞”,将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远处的天空中透出一抹寒意,与即将绽放的霞光相映成趣,展现出冬日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疏梅点点缀琼葩”一句,将焦点转向了远处的梅花,疏落的梅花点缀在枝头,如同琼瑶般的花朵,既展现了梅花的清雅与高洁,也暗示了冬日的寒冷并未能阻挡生命的绽放。
接下来,“冻蕊自教秦管咽,飞花还向蜀丝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的花瓣比作“冻蕊”,仿佛它们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就像是秦地的笛声在呜咽,又像是蜀地的蚕丝在轻柔地诉说着什么。这里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美,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画楼窗上只馀纱”一句,将视角拉回室内,通过“画楼”和“纱”这两个元素,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的静谧与朦胧感,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纱覆盖,显得既神秘又梦幻。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冬日清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