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虎丘寺

不谒闾丘谒虎丘,幅巾藜杖兴悠悠。

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

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重游虎丘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虎丘寺的情景,以“不谒闾丘谒虎丘”开篇,巧妙地将虎丘与闾丘对比,表达了对虎丘的喜爱之情。接着,“幅巾藜杖兴悠悠”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悠闲自在的行踪,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年岁与对虎丘的深情厚谊。白发三千丈,不仅表现了岁月的流逝,更蕴含着对虎丘深厚情感的积淀。八十秋的来往,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虎丘之美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两句,通过历史变迁的对比,展现了虎丘从战场到禅林的转变,寓意深刻,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叹,也有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结尾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老松以智慧,使其仿佛能理解诗人的题咏之意,甚至模仿高僧的姿态,点头表示赞许。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历史、与文化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末明初文人情怀的典型体现。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寄贾教授相期诣邹坟祭扫

题诗郡圃景邹亭,浇酒林庄下马陵。

白草西风秋莽莽,青山北郭路登登。

柱头且看谁为鹤?骥尾何惭我附蝇。

坐待秋凉行有日,老夫扶惫策乌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雪巢为马仲良赋

马鞍山高数千尺,考槃之阿环大泽。

梅花为屋雪为巢,窗户玲珑虚室白。

诸公衮衮登云梯,若人奚独能幽栖。

澹然素志绝华藻,要令朴俗还标枝。

蓝关策马官远谪,居延牧羝毡尽齧。

何如雪饮乐巢居,更与党家风味别。

梨云无梦亲如许,膝上儿郎赋冰柱。

此生此乐慎勿移,听取龟巢老人语。

形式: 古风

次韵答许西溪

忆昔送别黄花秋,乌纱破帽霜满头。

别来作诗屡问讯,梦中载酒时遨游。

兵戈同历十二载,鸺鹠夜啼云霭霭。

全家老稚幸逃生,又阅桑田变沧海。

启荣之乐今有馀,勿谓比荣年不如。

岘山一望三太息,襄阳耆旧晨星疏。

形式: 古风

次韵自述

百年有限耻求仙,数口无饥赖薄田。

菰米熟来连日雨,菊花开到小春天。

方从易外穷羲画,无复诗中泥郑笺。

客至酒杯时一举,开笼放鹤舞蹁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