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偶得》。诗中以自我感受为出发点,描绘了岁月流转、身心变化的感慨。

首联“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诗人自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变得僵硬,曾经挺直的脊梁也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这里既有对身体衰老的无奈,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肯定。

颔联“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意境。清霜与烈日象征着过去,留下痕迹;而秀气的春风则象征着现在,轻拂在诗人的周围。这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历程的隐喻。

颈联“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诗人以“底柱”比喻自己,即使面对人生的低谷或困难,也要像砥柱一样坚守,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同时,他告诫自己不要让秋天的景色避开南山,寓意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错过生活中的每一刻。

尾联“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诗人感叹自己如同云鹏,如今已无处施展,羡慕江鸥能自由自在地享受每一天。这里表达了对自由和实现理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叩泮宫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皓二首(其一)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

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

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

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

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四皓二首(其二)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

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

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

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

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

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

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

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

形式: 古风

翟节妇诗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

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

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

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

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