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
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
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
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
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
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
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
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
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
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
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
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
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
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
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
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