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四首(其二)

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

新麦已登场,馀蚕犹占箔。

隆曦破层阴,霁霭收远壑。

雌蜺卧沦漪,鲜飙泛丛薄。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羸老厌烦歊,解衣屡槃礴。

荫树濯凉飔,起行遗带索。

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

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

明日输绢租,邻儿入城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夏天来临,桑柘繁茂,浓荫覆盖村庄。
新麦已经收割完毕,剩余的蚕还在箔上忙碌。
明亮的阳光穿透层层阴云,雨后的雾气收敛在山谷中。
雌霓如卧在涟漪中,清风在草丛中轻轻吹过。
树林深处鸟儿鸣叫,满溢的水面让鱼儿感到快乐。
年迈的人厌倦了炎热,解开衣服在树荫下休息。
在树荫下洗去暑热,起身行走时衣带松散。
农妇刚送饭回来,男丁们在田间劳作各有任务。
倒空竹筒准备青钱,担心盐茶装不下。
明天要交纳绢租,邻家孩子进城办事。

注释

柘:一种落叶乔木,叶可养蚕。
墟落:村落,乡村。
箔:养蚕用的竹片编成的席子。
隆曦:明亮的阳光。
霁霭:雨后天晴的云雾。
雌蜺:彩虹的一种,通常指红色或橙色的部分。
槃礴:形容人懒散地躺着。
带索:衣带松散的样子。
冢妇:寡妇。
青钱:古代货币,这里指铜钱。
邻儿:邻居的孩子。
城郭:城市和城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田园景象和农人们的日常生活。诗人秦观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桑柘稠"和"阴阴墟落",展现了夏季浓密的桑树林和村庄被绿荫笼罩的宁静。"新麦登场"与"馀蚕犹占箔"反映出农事的繁忙,麦子收割完毕,蚕丝仍在继续。

"隆曦破层阴"和"霁霭收远壑"描绘了夏日晴朗的天气变化,阳光穿透云层,雨后的雾气消散在山谷之间。接下来,诗人用"雌蜺卧沦漪"和"鲜飙泛丛薄"比喻彩虹横跨水面和清风轻拂草丛,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田野风光图。

"林深鸟更鸣"和"水漫鱼知乐"进一步渲染了大自然的生机,鸟儿在林中欢快鸣叫,鱼儿在满溢的水中悠游,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人自己则"羸老厌烦歊",在炎热中寻求片刻休息,"解衣屡槃礴",袒胸纳凉,享受清凉。

农人们忙碌而有序,"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妇女们送饭归来,男丁们在田间耕耘各有其事。他们准备着"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为明天的劳作储备食物。最后,诗人预见到明天要缴纳绢租,邻家孩子将进城,暗示着乡村生活的艰辛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农村夏日的田园风光和农人的生活情景,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田居四首(其一)

鸡号四邻起,结束赴中原。

戒妇预为黍,呼儿随掩门。

犁锄带晨景,道路更笑喧。

宿潦濯芒屦,野芳簪髻根。

霁色披窅霭,春空正鲜繁。

辛夷茂横阜,锦雉娇空园。

少壮已云趋,伶俜尚鸱蹲。

蟹黄经雨润,野马从风奔。

村落次第集,隔塍致寒暄。

眷言月占好,努力竞晨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白马寺晚泊

濛濛晚雨暗回塘,远树依微不辨行。

人物渐稀疏磬断,绿蒲丛底宿鸳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石鱼

佛宫琢琳琅,悬鱼警群聪。

缓扣集方袍,急拊趋百工。

虽无笋虚器,自协徵与宫。

犁然当人心,邈有炎氏风。

山泉自疏数,佩玉相玲珑。

朝昏间钟鼓,清响传无穷。

惟有宝陀山,于音获圆通。

一闻如得解,石巩亦投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记梦答刘全美

岁逢困敦斗申指,辰次庚辰漏传子。

梦出城闉登古原,草木萦天带流水。

千夫荷锸开久殡,前有一人状瑰伟。

素冠长跪烝酒殽,云是刘郎字全美。

马鸣车响断还续,人境晦明秋色裹。

既寤茫然失所遭,河转星翻汗如洗。

世传梦凶常得吉,神物戏人良有旨。

全美声名海县闻,闭久当开乃其理。

娟娟二十四桥月,月下吹箫聊尔耳。

洗眼看君先一鸣,九万扶摇从此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