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渡黄河作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

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

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倚长剑,妖鲸怖。

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

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形式: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一》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黄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开篇"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诗人以黄河为见证,感叹历史长河中无数兴衰更替。接着"夕阳西下,乱涛东注",描绘了黄河落日的壮丽景色,也寓言着时光流逝和世事如潮。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诗人借客子和鱼龙的形象,表达出自己的孤独与壮志。"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将内心的愁绪比作滔滔黄河水,寓意愁绪之多且无法停留。

接下来,诗人通过"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展现了豪迈与悲凉交织的情感,剑指天下,角声凄厉,唤起人们对历史与未来的共鸣。"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则表达了决心与决绝,意欲乘风破浪,跨越黄河。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诗人以黄河象征天地,意指自己胸怀壮志,欲在世间留下痕迹。最后"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以书生自比,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气势磅礴,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汤阴岳忠武庙

十二金牌,天下事、不堪问矣。

竟销尽、江山半壁,西湖锅里。

名父子全忠孝去,小朝廷要英雄死。

叹从今寡妇与孤儿,无生理。朱仙镇,公营垒。

汤阴道,公乡里。有精忠祠庙,足光桑梓。

白雁一声天水碧,黄龙余恨燕云紫。

待招他豪杰两河魂,归来只。

形式:

百字令

晓风残月,叹天涯、到处销魂倦矣。

说到南云亲舍远,悔向长安负米。

万里题诗,十年磨剑,命也该如此。

儒衣僧帽,是侬前世行李。

多少战垒黄尘,离宫碧瓦,雨打风吹起。

一带中原禁不得,过客几回悲喜。

土锉呼镫,沙坊问酒,且醉为佳耳。

高楼横笛,满天霜气如水。

形式:

秋思耗.得湘中故人书,用耒边词得秋锦书韵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

深竹贮灯,浅花停磬,帘卷蜻翼。

正飞月山楼,万层秋绿裹瘴国。寄远愁,沧水驿。

怎蜑地开封,鱼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边先黑。

悽恻。湘春久隔。说冷枫依旧红积。

艳才无益,惯将飘泊,偿他赋笔。

让钓侣青篷,楚江龙笛吹裂石。

荻雪色,应更白,问甚日归来,诛茅宋玉故宅,做个词人值得。

形式:

解佩令.寄张荫庐广榕,用竹垞韵

听莺斜巷,试骢软陌,到花前半晌东风尽。

烟月昏黄,画一带欢场离恨。个中人可怜双鬓。

蛮斋春睡,香湖秋泛,引吟魂梦禅天近。

写怨抽恩,莫轻为寻常脂粉。是君家玉田身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