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警

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

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

吾分固云薄,吾志亦非单。

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

所得甚眇眇,所丧已漫漫。

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

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钟宽。

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

形式: 古风

翻译

吃李子不嫌苦,吃梅子不嫌酸。
不被物质牵累,只求心灵安宁。
我本分微薄,志向却坚定。
静观世事如山,稍有偏差即成闲。
得到的微乎其微,失去的却无边无际。
百年修炼不够,瞬间可能化为乌有。
即使身处简陋,内心感受富足宽广。
静坐于明亮月光下,洗脚于清风沙滩。

注释

食李:吃李子。
弗嫌:不嫌。
苦:苦味。
梅:梅子。
身:身体。
心:心灵。
固:本来。
云:说。
薄:微薄。
吾志:我的志向。
非单:并不孤单。
如山祸:如同山一样大的祸患。
一念閒:一念之差就变成闲散。
所得:得到的。
所丧:失去的。
漫漫:无边无际。
百年:百年时间。
修:修炼。
一朝:瞬间。
容易:轻易。
残:消失。
四壁立:四面墙壁。
万钟宽:万钟的宽裕。
静坐:静心坐着。
明月窟:明亮的月光下。
濯足:洗脚。
清风滩:清风拂过的沙滩。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界尘世的超脱态度。开篇两句“食李弗嫌苦,食梅弗嫌酸”通过对比李子和梅子的味道,隐喻出人生中的甘苦自有其道理,不应过分执着。接着,“不为身所累,且从心所安”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不愿被物质欲望束缚,以达到内心的平静。

“吾分固云薄,吾志亦非单”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坚定信念。紧接着,“静看如山祸,差之一念閒”展示了诗人面对世间变迁时,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所得甚眇眇,所丧已漫漫”描述了在时间流逝中,所获得的如同微小的尘埃,而失去的却如同广阔的沙漠。紧接着,“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残”则是对人生无常和易逝性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虽处四壁立,如享万钟宽;静坐明月窟,濯足清风滩”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广阔,这种境界是通过内心的平和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所达到的。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保持内心平静和坚守信念的哲学态度。

收录诗词(3)

杜浚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故人

在家同匏系,游子似箨飞。

昔分参与商,今作埙与篪。

感子意气殊,顾我齿发非。

茅屋正萧萧,野花亦离离。

无酒水可饮,无饭黍可炊。

杲杲看朝阳,连连弄夕晖。

男儿重交好,雪霜以为期。

形式: 古风

述志

宁往百里步,曲木不可息。

宁忍三日饥,邪蒿不可食。

虽云食息顷,便分淑与慝。

志士当暮年,闻道转历历。

要使此一身,如琢复如涤。

整冠与纳履,微嫌费疏剔。

未若瓜李地,绝不见吾迹。

形式: 古风

运司园亭.小亭

二亭虽云小,好在泉石间。

白石自齿齿,清泉亦潺潺。

公府无留事,暂来寄余闲。

筇杖乌角巾,一日几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运司园亭.月台

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

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

问月月无言,浩歌诗千首。

几人知此乐,此乐公所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