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的风土人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长波一泻细涓涓”,以流水起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从细小的源头汇聚成绵延不绝的长流,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接着,“截断春山百尺泉”一句,将视线转向山间,春日里山泉奔涌,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机与活力,与前句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二道河旁亲驻马”,诗人亲自来到两条河流交汇之处,驻足观赏,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也暗示了乌鲁木齐地区水系丰富,河流交错的特点,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地域风貌图。最后,“方知世有漏沙田”一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这片土地上存在的独特现象——“漏沙田”,即沙土容易流失的农田,这既是对当地地理环境的描述,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不仅展现了乌鲁木齐地区的独特风光,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