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珠江太史特授给谏拜命日诗札见寄赋答一章遥致相期之意

南方有鸟生桂林,九苞五色何森森。

一鸣再鸣天下闻,三鸣谱作箾韶音。

翱翔直上木天去,宫商妙叶薰风琴。

重华协帝大欢喜,赓歌咨尔谐朕心。

朕心欲广求言路,衮职有阙畴当补。

手持白简出词林,拜首彤墀受温语。

退食沉吟思古人,千秋事业遥相许。

史鱼如矢不足多,岭南直道肩相摩。

曲江风度著金鉴,后来更有崔菊坡。

大声秀才动人主,百折刚峰迥不磨。

山人上书议大礼,布衣越俎光岩阿。

古今贤达信不少,超前轶后当如何。

宵衣假寐夜中饭,焚草封章坐待旦。

听鸡骑马行出门,陌路回车避台谏。

搢笏批将颔下鳞,牵衣攀折廷前槛。

大臣小臣心胆寒,远人近人拭目看。

故山猿鹤久岑寂,孤峰独立思长安。

何人手挹天河注,大地为霖复为雨。

馀波写入锦霞笺,重叠泥封封不住。

鲤鱼寄书江水流,江水春生閒白鸥。

珠江渔父今何处,翘首五云天际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以南方桂林的神鸟开篇,象征着才华横溢的文士。诗人通过神鸟的鸣叫,比喻文士的言论能够影响天下,进而上升到与帝王共鸣的境界。诗中提到的“重华协帝”、“衮职有阙”等词语,体现了对古代圣君贤臣治国理政的高度赞扬。

接着,诗人描述了文士们在朝廷中的角色和贡献,从“手持白简出词林”到“布衣越俎光岩阿”,展现了他们或担任重要官职,或以平民身份参与国家大事,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诗中还提到了“史鱼如矢”的正直精神,“曲江风度著金鉴”则赞美了文士们的道德风范。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文士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勇气。通过“山人上书议大礼”、“大臣小臣心胆寒”等描述,展现了文士们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坚持与牺牲。最后,诗人以“手挹天河注”、“大地为霖复为雨”等夸张的比喻,表达了对文士们才能和影响力的赞美,以及对他们未来贡献的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历史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转经颂为卫母寿

仙陀婆子太聪明,倩人代转金刚经。

大师下座行一匝,虚空合掌侧耳听。

五千四十单八卷,卷卷转毕无濡停。

婆子大笑复申请,尚馀半藏须圆成。

师王默坐不动地,雷音奋迅开疑情。

婆子领话乃稽首,龙象蹴踏皆闻声。

两重公案谁料理,卫家寿母多男子。

长斋绣佛自年年,筑室饭僧聊尔尔。

法轮转转转不休,一波未平一波起。

大通古寺老古锥,闻声见相生欢喜。

借婆帔子拜婆年,是则是矣似亦似。

似何似,高似白云山,深似沥江水。

法量高深寿量同,真经一藏从兹始。

形式: 古风

舍利浮图纪异呈邑明府姚齐州

朱明洞天明月寺,僧有远公作佛事。

范金铸塔通幽明,供养如来真舍利。

十方诸佛现全身,八部天龙分侍卫。

九环宝顶无量光,四句伽陀最深义。

紫檀刻作须弥座,金相玉质殊坚致。

有时黑月放光明,有时白日生云气。

凡夫肉眼浑等閒,开士灵心契神异。

秋风擎出杂华林,寄向宝光无佛地。

远公杖策入罗浮,空留宝塔陵高秋。

塔高一尺魔一丈,虚堂雀鼠鸣啾啾。

钟前鼓后走胠箧,神光匿影随东流。

明灯礼佛失舍利,人天怅惘僧悲愁。

韦驮大士擎宝柱,兀立不肯回双眸。

老僧领众日祈祷,鸡鸣人定声不休。

尊天乃起运神力,澄汰恶浊成清浏。

幺么褫魄自皈命,入门稽颡轮愆尤。

宰官现身发悲悯,赖有慈父姚齐州。

饥寒切身失廉耻,罪虽可惩情可周。

殷勤提奖出首实,塔光返照莲池头。

片言折狱出郊去,手持綵棒鞭春牛。

春牛白,春牛黑,昨朝角触今犁轭。

春牛肥,春牛瘠,昔日咆哮今稼穑。

放下綵鞭一事无,弹琴隐几看春色。

形式: 古风

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

君不见南溟之水如汤盘,浴日浴月涵星垣。

闭塞地户开天门,西台庙古神赫烜。

垂衣拱手端临轩,身骑白马扬朱翻。

立马看花花正繁,木棉树老高云屯。

千尺百尺迎朝暾,赩如野火燎高原。

琼枝天际蟠昆崙,珊瑚海底撑乾坤。

其高也如此,不知几历寒与温。

榑桑若木为弟昆,月华仙桂皆儿孙。

一枝一叶含一元,一华一实归一根。

一生二,二生三,三三生万物,生生不已天何言。

形式: 古风

南海神祠古铜鼓歌

范铜作鼓叶律吕,牯牛下拜鼍起舞。

问渠拜舞何所为,自幸有皮无足取。

范成悬在海王祠,一雄一雌相耳语。

我本山中矿石精,无端跃入大火聚。

欧生倒寘古规模,不我为钟却为鼓。

大叩逢逢小咽咽,随声答响聊尔汝。

何时飞入水晶宫,潮音作风雷作雨。

回看白牯与玄鼍,皮之不存毛焉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