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祗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不在乎官位显赫,只钟爱山林泉水,允许我到池塘边一醉方休。
已经安排平整了通向药田的小路,还教人打扫清理钓鱼的小船。
想必会带着笔砚追随诗的主人,必定会有音乐歌声陪伴着酒中神仙。
只等待高雅的情趣没有其他事物,只有苍翠的苔藓、石笋和洁白的莲花作伴。

注释

不矜:不自夸,不骄傲。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代指官位。
林泉:山林和泉水,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许到:允许到达或到访。
池头:池塘边。
平治:平整治理。
行药径:行走于种药的小路。
扫拂:打扫清理。
钓鱼船:用于钓鱼的小船。
笔砚:写作工具,象征文人墨客。
诗主:对诗人或诗歌爱好者的尊称。
笙歌:音乐和歌唱,常指宴饮时的娱乐活动。
酒仙:对酷爱饮酒的诗人的美称。
祗候:等待,伺候。
高情:高尚的情趣。
别物:其他的事物。
苍苔:青苔。
石笋:地面露出的石灰岩柱状物。
白花莲:白色的莲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不以轩冕(官职)为豪,而是喜爱自然中的泉水与林木,愿意在池塘边醉酒而眠。"已遣平治行药径"表明诗人已经放弃了世间的纷扰,将心思寄托于种植草药之事;"兼教扫拂钓鱼船"则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书写和音乐的喜爱,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在最后两句中,"祗候高情无别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情操的守护,而"苍苔石笋白花莲"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环境的描绘,苍苔、石笋和白花莲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

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

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

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喜从镇归朝之作刘郎中先和因以继之

车骑新从梁苑回,履声佩响入中台。

凤池望在终重去,龙节功成且纳来。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觞何必待花开。

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只计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初酒熟二首(其一)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

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