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其三)

寺楼深不见,寥廓递斜晖。

泉向云边冷,僧从雨外归。

低徊清夜磬,悽恻故山薇。

偕隐吾谁托,中年百事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中景象。诗人以寺楼为引子,描绘了夕阳斜照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开阔的氛围。接着,通过“泉向云边冷”一句,将视线转向山间清泉,暗示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随后,“僧从雨外归”则引入了僧人的形象,增添了几分宗教的神秘与超脱感。

“低徊清夜磬,悽恻故山薇”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感慨,磬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而“故山薇”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去或理想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偕隐吾谁托,中年百事非”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他似乎在问自己,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究竟谁能成为他的知音,与他一同隐居?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年之后人生经历的反思,感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天童则悟禅师送至太白岭留赠

真意久寥落,空山觉汝贤。

世情真说梦,高处但悲天。

恋恋辞清梵,行行感逝川。

何当谢尘网,相对共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重过洞庭

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

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

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

天际一星明向我,混茫无地著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四月十四日招秦伯虞邓熙之陈雨生并携琴师王耀先泛舟秦淮

秦淮初夏景夷犹,薄薄云阴宿雨收。

烟水有情诸老在,莺花如我一春愁。

故家文物存刍狗,一代人心幻土牛。

斟酌古今琴韵好,任他箫管在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丙午入都迂道至长沙十月十六日舟过箄洲

落月怀人无限情,起看江色未分明。

雾中但见千帆顶,天末微闻一雁声。

得免飘零兄弟老,深于哀乐古今平。

艰难幸践联床约,但恐重来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