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声万种在风前,听到寒蛩倍惘然。
野舫正添三尺水,夜堂初种七条弦。
月残东壁难成咏,雨暗西窗未稳眠。
输与鄱阳姜白石,独吟愁赋寄遥天。
这首清代诗人洪榜的《秋蛩》描绘了秋天的诸多声音在风中回荡,尤其是那凄凉的秋虫鸣叫,让人心生惆怅。诗人通过“寒蛩”这一意象,传达出深秋的萧瑟和孤寂之感。他身处野外,舟船随着新添的三尺秋水摇曳,夜晚在静谧的厅堂中初次弹奏起七弦琴,试图排遣心中的思绪。
然而,残月挂在东墙,诗人难以吟出佳句,窗外的秋雨又增添了阴郁,使得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诗人在这里自比为唐代诗人姜夔(字白石),表达了对姜夔独自吟唱愁苦词章寄予远方的羡慕之情。整首诗以秋声为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展现了清秋时节的哀婉意境。
不详
浮家三十载,旧宅亦何有。
徘徊松间月,知忆主人否。
采采菖蒲花,何时复入手。
地入褒斜道,蟠空上杳冥。
千寻窥涧黑,一线束天青。
林影孤罴坐,山风怪蟒腥。
魂伤北来客,吁骇此初经。
三极西南隔,连峰走剑州。
乱山围宝雉,古驿过金牛。
马络秦云湿,天回汉水流。
曾闻叱驭使,不共岭猿愁。
形胜当天险,龙争识故关。
鸟飞筹笔驿,云护定军山。
世降英雄奋,时清锁钥闲。
一声啼谢豹,惨尽旅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