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寻访古迹、怀念过往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和思考。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一句,设定了一个荒废的古城遗址,人们早已离去,只留下破败的建筑物。这里通过"舍地"二字,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情感。
接下来,"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两句,以湖光和竹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远的画面。湖水映照着天空的白色,显得格外纯净;竹影在邻家的墙下投射,透露出一丝静谧和孤寂。这两句诗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中,"辇道"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时使用的专用道路,这里表达了寻找历史遗迹的不易和困难。"空说是王城"则是在强调,即便是曾经的王城,现在也只剩下空洞的称谓,实际上已是破败不堪。
最后两句"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兴亡迹"指的是那些记录着历史盛衰的遗迹,而"谁信"则是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叹息,因为这些遗迹如今几乎被人们所遗忘。"今来有磬声"中,"磬声"可能是指古代用以祭祀或告示的石制乐器的声音,这里象征着历史的回响,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警世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
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
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
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
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吴都使者泛惊涛,灵一传书慰毳袍。
别兴偶随云水远,知音本自国风高。
身依闲淡中销日,发向清凉处落刀。
闻著括囊新集了,拟教谁与序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