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乾残。
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盏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微风与暮寒交织的景象。"春风冷峭雪乾残"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风尚带有凉意,而雪已经融化殆尽,只剩下一点点。这不仅写实了初春的气候,更暗示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
"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盏看。"则是诗人邀请客人到温暖的室内,坐在红红的炉旁,品尝美酒。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冷与热,营造出一种避寒就温、忘却烦恼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款待宾朋、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不失意境,以小见大,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特有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烛泪夜黏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
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
杯中此物何人别,柔旨之中有典刑。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