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刘辰翁所作,名为《临江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过眼纷纷遥集,来归往往羝儿。草间塞口绔间啼。提携都不是,何似未生时。" 这几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之情。"过眼纷纷遥集"可能指的是远处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感;"来归往往羝儿"则是说每次回来总会带着一份孤独和寂寞;"草间塞口绔间啼"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同婴孩的啼泣,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最后两句,诗人感慨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那种纯真无邪的状态,仿佛比未出生的状态还要宁静。
"城上胡笳自怨,楼头画角休吹。谁人不动故乡思。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这几句则是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胡笳是一种边塞上的乐器,城上吹奏出的旋律让诗人心生自责和感慨;楼头画角也不再吹奏,因为那只能勾起更多的乡愁。"谁人不动故乡思"直接道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牵挂。而最后两句,则是通过景物对比,表达了对季节更迭和生命消逝的感慨:江南的秋天还算可以,但塞外的草已经开始衰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