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

莫话南征,船头转、三千馀里。

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

满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阳里。

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清时事,羁游意。

尽付与,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

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

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它以南征为背景,描绘了词人即将远谪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莫话南征,船头转、三千馀里",开篇即渲染出长途跋涉的艰辛,暗示了词人的无奈与哀伤。

"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漂泊的感慨,更令人感伤的是与亲朋好友的离别。接下来的"满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阳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离别的凄美氛围。

"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词人询问渔夫哪里有荷花茂盛的地方,寓意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人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如南阮那样找到知音,或如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词人以"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收束,表达了即使新的地方风景再好,没有亲朋共赏,也显得孤独无依。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面对人生变故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寄内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

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

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

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鸾钗重,青丝滑。

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

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

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

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

牙帐尘昏馀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

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贤人命,从来薄。

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

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

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次韵答季良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一)忆庐山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

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

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

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

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

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

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

愁难舍,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