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待苏户曹不至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溪。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洛阳城东边紧邻伊水之西,千朵花、万丛竹令人陶醉沉迷。
高台上的柳树枝条垂向河岸低垂,门前的荷叶与桥梁高度相齐。
黄昏时分等待你却始终未见你身影,长风裹挟着雨水吹过那青翠的溪流。

注释

洛阳:古代中国都城之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城东:城市的东边。
伊水:古河流名,即今伊河,位于河南省西部,为洛河支流。
西:指方位,西方。
千花:形容花朵数量众多。
万竹:形容竹子数量极多。
使人迷:使人陶醉,使人沉迷,形容景色优美,使人留连忘返。
台上:高台之上,可能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顶部或高出地面的平台。
柳枝:柳树的枝条。
临岸:临近河岸,靠近河边。
低:形容柳枝垂下的状态。
门前:房屋前面。
荷叶:荷花的叶子。
与桥齐:与桥梁的高度持平,形容荷叶生长茂盛,接近水面。
日暮:傍晚,黄昏时分。
待君:等待你,君为敬称,此处指诗中期待的人。
君不见:未能见到你,表示期待的人未出现。
长风:强劲而持久的风。
吹雨:风吹动雨水,使雨水随风飘洒。
过:经过,穿过。
青溪:清澈的溪流,泛指碧绿、清秀的溪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并融入了等待朋友而不得的忧愁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寂寞的氛围。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幽静的景象,伊水流经洛阳城之东,而千花万竹交织成一片迷人的风光,这里既有自然美,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迷惘。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台上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河岸低语,而门前的荷叶则与小桥平齐,这两句通过对立的景象突出了静谧与和谐之美。

"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溪。" 到了诗的后半段,情感转为等待中的孤独与失落。日暮时分,本应是朋友相聚的时刻,但那位期待的人却迟迟未至,只剩下悠长的风吹过静谧的青溪中带来的雨声,这里的景象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

张万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

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

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别越王

盛藩资右戚,连萼重皇情。

离襟怆睢苑,分途指邺城。

丽日开芳甸,佳气积神京。

何时骖驾入,还见谒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孤雁

只影翩翩下碧湘,傍池鸳鹭宿银塘。

虽逢夜雨迷深浦,终向晴天著旧行。

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

江南塞北俱关念,两地飞归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巫山

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宿昔愿相从。

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