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毛竹山

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

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

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

不信世间陵谷变,野樵偏识旧衣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一道关接着一道关,每一步都比前一步艰难。
地处偏僻,森林幽深,即使晴天也湿润,山势高峻,即便夏天风也猛烈,感觉很冷。
悬崖上云影映在枯枝上,山谷间雷声在激流中回荡。
我不信这世上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只有山野樵夫能辨认出昔日的景象。

注释

关:古代城池或要塞的门。
难:困难。
地僻:偏远的地方。
晴亦湿:晴天也显得潮湿。
山高风猛:形容山势高峻,风力强劲。
野樵:山野中的樵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鉴的《过毛竹山》,描绘了作者在毛竹山中艰难行进的景象。首句“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运用叠词和对比,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崎岖险峻,步步为营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出山中气候的特殊,即使晴天也湿润,夏天山顶却寒意逼人。

“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山势陡峭,云雾缭绕,涧水奔腾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不信世间陵谷变,野樵偏识旧衣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即使山河易改,但山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衣着依然如故,富有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毛竹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12)

章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杭山

买得渔矶系钓船,鱼龙吹浪骇鸥眠。

从来白石清泉地,胜似青山小洞天。

浪对客吟思却虏,偶观人弈悟筹边。

夜来风雨秋声早,一段新愁雪满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杭山八景(其三)两涧鸣琴

泠泠双涧泻秋音,万齿溪头奏一琴。

雨后更添猿鹤操,夜寒真是水龙吟。

年光送尽从朝暮,律调含来自古今。

借得许由当日耳,听频谁不为清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杭山八景(其一)万松书舍

万个长松覆短墙,碧流深处读书房。

香生石觐春云湿,影落篝灯夜雨凉。

亘代陶镕周礼乐,百年嘉会宋文章。

天机悟到忘言表,又喜涛声送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杭山八景(其七)凉亭风月

昔贤曾此著名香,地位双清四座凉。

吹送几多攀桂客,照来无数探花郎。

光浮盏面龙鳞动,声透琴心兔魄扬。

爽我襟期明我德,步蟾拟驾大鹏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