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可禅人

即心是佛无心道,不觉全身入荒草。

语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却笑今人巧。

后生晚长忌聪明,且要低头学老成。

却忆南泉好言语,嘱渠痴钝过平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可禅人》由元末明初的梵琦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佛法与世事的深刻哲理。诗中以“即心是佛无心道”开篇,点明了心即是佛,无心则得道的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觉悟对于修行的重要性。接着,“不觉全身入荒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内心的真实,被外在事物所迷惑,最终如同置身荒草之中,迷失自我。

“语拙今人笑古人,古人却笑今人巧”,这两句对比古今人的言行,指出当下的语言表达或许显得笨拙,但古人看似巧妙的言辞,实际上蕴含着更为深刻的道理。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反思,以及对现代人言行的审视。

“后生晚长忌聪明,且要低头学老成”,此句告诫年轻人不要过于自恃聪明,而应虚心学习前辈的经验和智慧。这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劝勉,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提醒,鼓励人们保持谦逊,不断学习成长。

最后,“却忆南泉好言语,嘱渠痴钝过平生”,诗人回忆起南泉禅师的教诲,希望禅人能够像南泉一样,以一种看似痴钝的态度,度过平凡的一生。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也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禅意为线索,融合了对人生、智慧、修行的深刻思考,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送宁侍者参方礼祖

佛祖丛中无位次,参方行脚谁家事。

随兴一念便乖张,莫向禅门探意旨。

须知真正道人家,到处忘怀悯自他。

烂沙浮沤盛满钵,閒来石上种莲花。

形式: 古风

送聪禅人

出门步步清猋起,一棹铁船三万里。

大鱼刚被小鱼吞,缩却龙头展蛇尾。

未到中原俱历遍,浙山如黛江如练。

临风侧耳听乡谈,故国依然海西岸。

形式: 古风

桂岩赠日本净居月长老

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形式: 古风

海屋

普门道人索我歌,未免平地生风波。

屋为海耶海为屋,海屋之义当如何。

百千瀛渤从此起,起亦不离涓滴水。

沃日滔天也大奇,卷舒只在轩窗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