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侍者参方礼祖

佛祖丛中无位次,参方行脚谁家事。

随兴一念便乖张,莫向禅门探意旨。

须知真正道人家,到处忘怀悯自他。

烂沙浮沤盛满钵,閒来石上种莲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展现了对修行者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佛祖丛中无位次”,意味着在佛法的海洋里,没有固定的等级和位置,每个人都应平等修行,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解脱。接着,“参方行脚谁家事”则指出,四处游历、深入不同地方的修行,不是某个人的专属事务,而是所有寻求真理之人的共同追求。这种自由探索的精神,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随兴一念便乖张,莫向禅门探意旨。”这两句强调了修行过程中,不应被个人的情绪或欲望所左右,而应保持清醒和理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盲目地追求禅宗的奥秘,而是要通过自我反省,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须知真正道人家,到处忘怀悯自他。”这表明真正的修行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放下个人的私欲,关注他人,体现慈悲与关怀。他们将自己融入社会,成为温暖他人的力量。

最后,“烂沙浮沤盛满钵,閒来石上种莲花。”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修行的过程。烂沙和浮沤象征着修行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能够收获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如同将莲花种在石上,即使环境艰难,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不仅是对修行成果的赞美,也是对坚持与希望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悲与自我超越的精神。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送聪禅人

出门步步清猋起,一棹铁船三万里。

大鱼刚被小鱼吞,缩却龙头展蛇尾。

未到中原俱历遍,浙山如黛江如练。

临风侧耳听乡谈,故国依然海西岸。

形式: 古风

桂岩赠日本净居月长老

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

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

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

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形式: 古风

海屋

普门道人索我歌,未免平地生风波。

屋为海耶海为屋,海屋之义当如何。

百千瀛渤从此起,起亦不离涓滴水。

沃日滔天也大奇,卷舒只在轩窗里。

形式: 古风

送僧之庐山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

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

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

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