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四)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寄知还倦鸟,对飞云、无心两难齐。

漫飘然欲去,悠然且止,依旧山西。

十亩荒园未遍,趁雨却锄犁。

敢忘邻翁约,有酒同携。

况是岩前新创,带小轩横绝,松桂成蹊。

试凭高东望,云海与天低。

送沧波、浮空千里,照断霞、明灭卷晴霓。

君休笑,此生心事,老更沈迷。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八声甘州·其四》,其中蕴含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寄知还倦鸟,对飞云、无心两难齐。”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隔绝,虽有相思之意,但如同疲惫的归鸟面对无边的飞云,无从表达彼此的心情。这里的“无心”不仅指自然界缺乏人类的情感,更暗示了人间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愿望。

“漫飘然欲去,悠然且止,依旧山西。” 诗人在外漂泊之时,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虽然有离开的冲动,但最终还是选择停留在那片熟悉的山西之地。

“十亩荒园未遍,趁雨却锄犁。” 这里写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便荒废的园地也值得他去细细探访,而当遇到及时的雨水,他又会转而耕耘土地,以备来日。

“敢忘邻翁约,有酒同携。” 诗人并未忘记与邻里间的友好约定,愿意共享一壶美酒,以此作为彼此情谊的联结。

“况是岩前新创,带小轩横绝,松桂成蹊。” 这段描写了诗人在山岩之前开辟出的一片新空间,小径蜿蜒曲折,穿梭于松和桂树之间,形成了一条清幽的小路。

“试凭高东望,云海与天低。” 诗人站在高处向东眺望,只见云海连绵,与天相接,景色辽阔而又超凡脱俗。

“送沧波、浮空千里,照断霞、明灭卷晴霓。” 这里的意境极其壮丽,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自由和远行的渴望。沧波指的是长江之水,而“浮空”则表达了超脱尘世,飞扬于云端之意。

“君休笑,此生心事,老更沈迷。” 诗人的这番言语,既是对友人的一种提醒,也是在向外界展示他对于生命、情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心事似乎越发难以摆脱,反而更加沉醉其中。

叶梦得在这首词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世界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哲思。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二)正月二日作是岁闰正月十四才立春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

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

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

试向湖边望,几处寒梅。

好是绿莎新径,剩安排芳意,特地重栽。

便从今追赏,莫遣暂停杯。

有千株、深红浅白,倩缓歌、急管与相催。

凭看取,暖烟细霭,先到高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其一)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

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

作态低昂好自持,水阔烟波远。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