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六感.吴

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大皇负英材,沈潜欻求伸。

一呼定南国,再战威强邻。

抗魏既摇岳,攘刘亦披鳞。

组练绕平隰,艨艟蔽通津。

伟哉人物盛,成功岂无因。

代祀已飘忽,风流久弥新。

停桡眺迥陆,裂蔓登层闉。

卧龙昔来游,万古怀清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龙腾跃的大耳人,虎目凝视着握刀之人。
风云竞相追逐,超脱常规的道路谁能遵循。
伟大的君主拥有杰出才能,深藏不露寻求展现。
一声号召安定南方,再战则威震强邻。
抵抗魏国如同撼动山岳,对抗刘备也无所畏惧。
军队装备环绕平原低地,战舰遮蔽了所有渡口。
多么壮观的人物盛况,成就背后难道没有原因?
世代祭祀已如烟云消散,但风雅之事长久流传。
停下船桨远望辽阔陆地,攀爬蔓藤登上层层城墙。
昔日卧龙曾游历此地,万古以来人们怀念他的清名。

注释

龙翔:比喻帝王或英雄的气势。
大耳儿:可能指刘备,以其大耳闻名。
逸轨:超常规的道路,比喻不寻常的行动。
沈潜:隐藏、潜伏。
攘刘:对抗刘备,刘指刘备。
组练:军队行列。
风流:指高尚的品格和才情。
裂蔓:攀爬蔓藤,象征勇往直前。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以智慧和隐居著称。

鉴赏

这首诗名为《建康六感》,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子翚。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子翚通过对建康古城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过往历史的深厚感情。

“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历史英雄的形象,他们或如龙一般飞翔,或似虎般威猛,展示了作者对于古代英杰人物的崇敬之情。

“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时代氛围,风云变化,英雄辈出的年代背景,让人联想起历史上的许多变故和英雄事迹。

“大皇负英材,沈潜欻求伸。” 此处“大皇”可能指的是具有伟大抱负的人物,他们才智横溢却不得展现,内心充满了渴望发挥的悲壮情怀。

“一呼定南国,再战威强邻。” 这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上某个时刻或事件的回忆,这个时刻可能是通过一次召唤或者一次战斗,稳固了南方国家的地位,同时展现了对邻邦的强大影响力。

“抗魏既摇岳,攘刘亦披鳞。” 这两句提及的是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抗击北方的外患,另一个则是在内部平定乱事,这些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去完成的壮举。

“组练绕平隰,艨艟蔽通津。” 这里描写的是军队训练和战备的情景,以及对重要关隘的严密防守。

“伟哉人物盛,成功岂无因。”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英杰人物和他们成就的赞叹,以及对于这些成就背后必有其原因的深刻理解。

“代祀已飘忽,风流久弥新。”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更迭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一种文化传承永恒不变的主题。

“停桡眺迥陆,裂蔓登层闉。” 这里描绘的是一种静止之中观察远方景物,以及攀援上升的情景,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卧龙昔来游,万古怀清尘。”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卧龙”(比喻有才华但未被发现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永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建康六景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建康六感.宋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替。

偏邦或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邈难继。

形式: 古风

建康六感.陈

悲风啸荒垣,歌断庭花曲。

璧月夜沈辉,琼树春销馥。

郊圻游从盛,想像犹经目。

丽景明新妆,清波映鲜服。

承恩属令姿,被选皆华族。

朝从结绮游,暮向临春宿。

意高时忽谢,步远涂方促。

荣华事不长,哀乐情难足。

悠悠六朝事,转眄风惊烛。

永怀兴亡端,斯文惭丽缛。

形式: 古风

建康六感.晋

日昃无全照,南迁事仓忙。

龙谣方协瑞,星祸已告亡。

凌迟百年运,凛凛危莫将。

向来问鼎人,项背常相望。

环宫白羽列,面阙鸣弦张。

膺图未跻泰,卜世岂在长。

独怜短辕公,推刃杀忠良。

百身嗟莫赎,一恸鬓成苍。

时移事亦更,为宋复为梁。

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岗。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建康六感.梁

开图属英睿,失国由昏愞。

斯人异前脩,拨乱旋致乱。

轻刑下益肆,厚爵臣弥叛。

聪明驰万机,精苦徒宵旰。

凤冕敬方袍,鸾旗游彼岸。

悠然弃从怀,临机复难断。

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

酒色覆商周,神仙荡秦汉。

趋亡固多轨,荒迷卒同贯。

微圣常鲜终,抚册三慨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