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十三首(其六)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宁静与悠闲,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和与满足。开篇“今晨起何早”表达了一种超乎常人的清醒与醒悟,紧接着“盥漱坐南轩”则是对洗脸、漱口后坐在南窗下的写照,这两句构建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场景。

接下来的“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通过鸟鸣和溪水的声音,传递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美妙的环境中,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默默谁与言”则表达了他并不需要语言来分享这种感受,因为只有自己最能理解这份宁静。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显示了诗人在这个清晨的时间里,通过焚香和阅读古籍来净化心灵与提升精神层次。这里的“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则是对这种内心状态最好的写照,表达了一种身心合一、精神愉悦的境界。

后续的“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则描绘了诗人在这宁静中感受到的一种清新无比的气息,这种气息令他的头发也变得轻盈,同时驱散了心中的烦恼。紧接着,“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表现了诗人邀请童仆携带竹杖,一起踏着露水走在庭院中,这是一种与自然亲近、享受清晨的行为。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则是对采集花草并将其用于饮食的一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享受。最终,“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表达了一种满足后想要与人分享快乐的心情,而“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则是诗人的又一次寻找心灵平和的行为,他通过饮酒来达到一种忘我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净化了自己的身心,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感春十三首(其五)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感春三首(其三)

悠悠朝兴暮还息,官閒事少门无客。

空山多阴春雨足,饥马萧萧空伏枥。

文章工巧谋愈疏,颜鬓衰迟进无策。

系身五斗尔自为,何用中宵空叹息。

形式: 古风

感春三首(其二)

我昔东行花始开,我自东归花半摧。

万红辞林捲风去,坐见锦绣蒙苍苔。

南山朝云鸠逐妇,日暮微雨萧萧来。

一春晴明苦难得,掩蔽风日知谁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又三首(其一)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