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与友人沈归愚一同登蒜山,憩息于清宁道院的情景。诗人以“藉草峰巅片刻留”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短暂而珍贵的登山体验。接着,“旷观身世叹蜉蝣”一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将个人置于宏大的宇宙背景之下,自感渺小如蜉蝣。
“残年岁月双筇杖”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手持竹杖,步履蹒跚,流露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吾党乾坤一钓舟”则进一步将自己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比作一叶扁舟在天地间漂泊,形象地表现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孤独。
“夜雨苔痕山径滑,夕阳松影石坛幽”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夜雨使得山路湿滑,苔痕斑驳,夕阳下松影婆娑,石坛显得格外幽静,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劳生多病惟谋药,丹鼎犹存五料不?”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疾病的困扰,只能寻求药物治疗,但似乎仍感到力不从心。这里的“丹鼎”可能象征着对健康或长寿的追求,而“五料”则可能是某种具体的药物配方,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健康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山、观景、反思人生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健康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