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机素还东嘉

康乐遗踪地,言归已有期。

江流富春阔,山沓栝苍危。

锡润飞晴霭,罗寒滤晓澌。

东岩有幽石,应许折松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康乐的遗迹留存于此,回归的约定已经设定。
富春江水宽广流淌,群山重叠苍翠险峻。
雨后阳光洒落,清晨薄雾如丝过滤。
东岩上有一块幽深的石头,或许允许我折取松枝。

注释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其山水诗闻名。
遗踪:遗留的踪迹或遗迹。
言归:指预定的回归时间。
锡润:雨后滋润的光泽。
晴霭:晴朗的云气。
罗寒:形容寒冷的罗网或轻纱。
晓澌:早晨的薄冰。
东岩:指某个东方的岩石。
幽石:深藏不露或幽静的石头。
应许:允许或期望。
折松枝:折取松树枝作为可能的用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送僧机素还东嘉》。诗中,林逋以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旧游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僧人机素还乡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江流富春阔"描绘了富春江的宽阔江面,"山沓栝苍危"则写出山峦叠嶂、青翠险峻的画面。"锡润飞晴霭"运用了比喻,形容雨后山间的清新气息如轻雾般弥漫,"罗寒滤晓澌"则写出了清晨溪水潺潺,如同罗网过滤般的清澈。最后两句"东岩有幽石,应许折松枝",诗人想象东岩的幽深之处,期待机素能带回一段松枝,寓意着坚韧与高洁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禅意,体现了林逋诗歌的淡泊与自然之美。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闻叶初秀才东归

高鸿多北向,极目雨馀天。

春满吴山树,人登汴水船。

吟生千里月,醉尽一囊钱。

肯便怀乡邑,时清复少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

天师苍翠横金锡,地藏清凉掩竹扉。

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

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

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

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

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寺居和酬叶次公

午日猛如焚,清凉爱寺轩。

鹤毛横藓阵,蚁穴入莎根。

社信题茶角,楼衣笐酒痕。

中餐不劳问,笋菊净盘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