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亭高岸上,危绝复何言。
墨迹唐丞相,诗牌宋状元。
山形连二华,河势泻三门。
吏隐真宜此,无穷景满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题陕府同判衙吏隐亭》。诗人站在小亭高处,感叹其地理位置的险峻,似乎无以言表。他提及亭子上的墨迹,暗示着曾有唐代丞相的题字,而诗牌则是宋代状元留下的痕迹,体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周围的壮丽景色,山峦起伏与西岳华山和东岳太华相连,河流奔腾如注入三门峡般壮观。这样的自然景象与吏隐亭相得益彰,为官场所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此处正是为官者退隐的理想之地,无穷的美景仿佛都汇聚在小亭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感慨。
不详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
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
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
绣衣不间薜萝衣,春暮嘉川入咏思。
忆我茅庐攲枕处,当君骢马著鞭时。
展眉喜近龙头境,回首伤遥鹤发期。
从此亲题山馆里,多情顿掩浪仙诗。
相知有宿缘,一见两忻然。
我拙宜名野,君廉恨姓钱。
唱酬思阁笔,迎送愧楼船。
却恐徵归阙,慵过砥柱边。
累表乞眠云,明君始许君。
三峰同鹤住,半俸与僧分。
益寿药谁得,朝元香自焚。
承家多令子,冠盖世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