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复出城

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

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

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

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

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

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

所以此胜槩,一见不我违。

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我闭门不出,一旦出门又不愿归去。
请问你为何如此,只在这江山间沐浴夕阳余晖。
我在清冷中洗漱,如同寒玉,身影融入青翠的烟霭。
柳树映照在明亮的沙滩上,花枝围绕四周。
远处的玉塔如小点,渔舟在云端若隐若现。
远离尘世的烦恼,心境清闲,人事纷扰减少。
我本是江湖之人,却误入了世俗的漩涡。
智谋不足使我常与事物冲突,然而坚持道义使我内心丰盈。
因此这美景符合我的心境,初次相见便让我心生契合。
吟诗之余,思绪万千,只有白鸟独自背向我飞去。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
胡为:为何。
江山:自然景色。
栖落晖:沐浴夕阳。
濯濯:清冷的样子。
漱:洗漱。
青青:翠绿。
烟霏:烟雾。
玉塔:高塔。
渔舟:渔船。
兴远:远离尘世。
俗情:世俗情感。
江湖人:自由自在的人。
市朝机:世俗事务。
计拙:智谋不足。
物多忤:常有冲突。
身臞:身体瘦削。
道则肥:道义丰满。
胜槩:美景。
违:违背。
吟馀:吟诗之后。
白鸟:孤独的鸟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羁绊的无奈。"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一旦离开就难以忘怀。"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则是诗人对于周遭景色的赞美之词,通过问句形式强调了景色之美。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中的"濯濯"形容水的清澈,"漱寒玉"象征着水的纯净和冷冽,而"青青入烟霏"则描绘了绿意盎然之景色被薄雾所笼罩。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进一步渲染了江湖美景,柳絮飞扬,花开满径,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则是对远处风光的一种描绘,其中“玉塔”可能指的是某种建筑,而“渔舟”则代表了诗人自己的位置,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羁绊的淡漠。"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本应是自由自在的江湖之子,却不小心陷入了红尘俗世。

最后两句"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中的“计拙”意味着深思熟虑,“物多忤”指的是外界纷扰不断,而“身臞道则肥”则是一种对比手法,身体虽然消瘦,但内心却因修炼而充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和抉择。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见也

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

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

斯须忽复变,玉片堕前林。

风劲势回旋,飘零蔽遥岑。

落此炎瘴地,七年到于今。

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

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

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

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十九日杂兴(其二)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

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

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

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

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

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

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

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效。

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形式: 古风

十九日杂兴(其一)

不是南方热,爱此有永日。

人事断经过,萧然空一室。

风惊窗外竹,声如清庙瑟。

西塘荷已花,北户枣亦实。

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所以入市朝,愁苦甘首疾。

谪来已九年,底事无忧色。

山林兴甚长,湖海情何极。

形式: 古风

十二日出城见隔江茅舍可爱

茅屋临江上,四面惟柴荆。

绿阴绕篱落,窗几一以明。

门前滩水急,日与白鸥盟。

不知何隐士,居此复何营。

朝来四山碧,晚际沙鸟鸣。

棋声度竹静,江深琴调清。

终携一尊酒,造门相对倾。

心期羲皇上,安用知姓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