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怀

行年忽五十,顿觉毛发改。

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

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

每当快意事,退然思辱殆。

倾否作圣功,物睹岂不快?

奈何桑梓怀,衰白倚门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归怀》。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归隐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年忽五十”,诗人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已至知天命之年。接着“顿觉毛发改”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形象,头发由黑变白,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

“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中,“四十九年非”可能暗指过去的岁月里,自己曾有过错误或遗憾,但“童心独犹在”则表明诗人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未被世俗污染的心。

“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逐渐学会了适应与坚韧,即使遇到坎坷也不轻易气馁。

“每当快意事,退然思辱殆”则是在享受生活中的快乐时,诗人会反思过去所受的屈辱与挫折,这种反差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倾否作圣功,物睹岂不快?”表达了诗人认为通过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可以成就圣贤之功,看到这样的变化自然感到欣慰。

最后“奈何桑梓怀,衰白倚门待”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即使年岁已高,仍渴望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还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哲学家的深厚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形式: 古风

归兴二首(其一)

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作閒人。

峰攒尚忆冲蛮阵,云起犹疑见虏尘。

岛屿微茫沧海暮,桃花烂漫武陵春。

而今始信还丹诀,却笑当年识未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归兴二首(其二)

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

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

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

多情最爱沧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谦之韵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